从历年的初级会计考试试卷题型上来看,初级会计实务的考查主要是面向的课本基础知识,有部分有难度的问题也是课本上的知识糅杂而成的,只要大家认真备考,小编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通过的,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有关初级会计实务的相关内容,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到大家。
从历年的初级会计考试试卷题型上来看,初级会计实务的考查主要是面向的课本基础知识,有部分有难度的问题也是课本上的知识糅杂而成的,只要大家认真备考,小编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通过的,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有关初级会计实务的相关内容,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到大家。
关于会计假设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货币计量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仅以货币计量,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B.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时间范围
C.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也可以是由几个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D.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的、长短不同的期间
【答案】ABD
【解析】选项A,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而非唯一计量单位; 选项B,会计主体界定的是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选项D,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不是不同的期间。
会计假设的内容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在此应当特别注意,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以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为依据,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而会计主体以是否进行独立会计核算为确定依据。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独立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的因素,使之对资产能够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和折旧,费用能够定期进行分配,负债能够按期偿还,否则正常的核算就无法进行。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主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