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那么你知道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税处理的区别有什么吗?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那么你知道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税处理的区别有什么吗?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固定资产怎么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无形资产怎么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当月见效).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税处理的区别
最大区别是:购买无形资产不涉及增值税,购买固定资产,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可以做进项税.
(1) 购买无形资产的分录: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2)购买固定资产的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进项税是否可以抵扣的标准,可以根据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可以抵扣.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可以抵扣的分录:(如果是不可以抵扣的进项税,不单列增值税,全部记入原值.)
借:固定资产_资产类别或名称
应交税费_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次月起按月计提折旧.
借:无形资产_财务软件类
应交税费_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摊销期不得低于十年.
小编认为,软件金额如果不大,可以直接入费用,如果是随固定资产嵌入的软件可直接记入固定资产,但是如果是单独购入,又金额较大,就记入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增值税抵扣的问题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8年第538号).
新修订的条例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即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这样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税负比较重.为减轻企业负担,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删除了有关不得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规定,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
二是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三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6%.根据条例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已经将小规模纳税人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征收率分别为6%和4%.考虑到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水平总体降低,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应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同时考虑到现实经济活动中,小规模纳税人混业经营十分普遍,实际征管中难以明确划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因此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
四是将一些现行增值税政策体现到修订后的条例中.主要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对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设备的免税规定.
五是根据税收征管实践,为了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纳税人进口货物的纳税时间,由7日调至14日.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扣缴地点和扣缴期限的规定.
无形资产应的进项税额应不能抵扣.
以上就是关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税处理的区别的相关内容,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右方在线客服为你解答。
上一篇:其他收益在资产负债表哪里体现
下一篇:法定盈余公积使用范围
版权声明:
* 凡会计教练注明 “原创”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显著位置标注“原文来源:会计教练”。
* 本网站的部分作品由网络用户和读者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更正与删除。【投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