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基础数是税前还是税后?很多人对于经济补偿基础数的知识点了解的不多,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人想要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在给劳动者计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时,经济补偿计算基数是按照员工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确定呢?具体的内容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补偿基础数是税前还是税后?很多人对于经济补偿基础数的知识点了解的不多,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人想要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在给劳动者计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时,经济补偿计算基数是按照员工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确定呢?具体的内容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上规定,经济补偿基数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超社平工资3倍的按3倍计)。这里的工资是应得/税前工资还是实发/税后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对此进行了明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注意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是“应得工资”。
劳动者每月应得工资与实发工资的主要差别在于各类扣款和费用。
应得工资是指未扣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及其他扣款的所有应发工资总和。而实发工资是指实际到手的工资,即已扣税、社保费、公积金等费用。
由于用人单位代扣的社会保险费、税费、其它扣款等均为个人劳动所得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只是承担代扣代缴义务。因此,所扣除的部分实际上是劳动者的工资,该部分款项应当计入工资性收入,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当以税前的、未扣社保等费用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上述文章中介绍了经济补偿基础数是税前还是税后?具体的内容小编已在上述文章中作出了详细的解答,相信大家通过阅读上述文章一定都有所收获!但是作为一名财务会计,不仅要掌握这些内容,还要对企业税务筹划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与掌握,防范企业申报纳税的税务风险。如你还存有什么问题,咨询下方的二维码添加老师微信或留下联系方式,将会有专业老师一对一解答疑惑,还可以免费试听学习财务会计的课程资料。
上一篇:缴纳的资源税要计入什么科目
下一篇:企业的资源税要计提什么科目
版权声明:
* 凡会计教练注明 “原创”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显著位置标注“原文来源:会计教练”。
* 本网站的部分作品由网络用户和读者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更正与删除。【投诉通道】